中日合资企业人员转移,平衡四方诉求的同时达成目标
在一系列的劳动关系变革调整事件中,由于人员转移项目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主体,涉及到业务分割、员工转移等多方面的变动,人员转移是劳动关系调整中最为复杂且最具挑战性的一类。
赉擘斯过往帮助企业处理过上百起类似案例,但随着时间、环境和企业所处市场的变化,这类案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外资或合资企业,向国企或民企进行业务转移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一方面影响着员工求稳的就业心态,以及对企业文化、薪酬福利水平的期待;另一方面,由人员转移带来的经济补偿,其水平因企业性质不同,企业有不同水平的政策,也影响着员工的期待和转移意愿。

01
案例背景
A公司是一家中日合资的传统能源设备公司。近年来受传统能源设备国产化及可持续发展要求下企业对绿色能源需求的增加,公司业务一直没有新增订单。过去几年,A公司基本以设备改造、维护保养以及零配件销售来维持经营,传统能源设备相关的生产持续萎缩。
基于这样的市场环境变化,为了优化公司今后的业务发展,A公司及其日方大股东C公司经过综合考量,决定将公司传统能源设备业务全面转移至中国的合资方B公司(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央企),公司与该业务相关的30人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同时与B公司约定,可以给全体员工提供工作机会。
虽然本次涉及到的人员规模不大,但员工工龄长,公司对业务及人员转移有很高的保密要求,且转移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A公司希望尽可能给予员工帮助,B公司更希望结合业务周期进行业务和人员的转移,日方股东C公司对于业务转移的条件和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和A公司董事会共识,这一系列的不确定性都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员转移的难度和进展。
作为A公司的合作伙伴,赉擘斯被引入其中,帮助A公司更加平顺、高效地完成人员转移过程。

02
人员整体转移的挑战
协调相关方的立场,共识转移交割时间和补偿方案
此次业务及人员转移,涉及到三个利益相关方,即A公司、A公司的中方小股东B公司,以及A公司的日方大股东C公司。在前期,相关方在该项目的交割时间上产生了分歧。
在冬季结束后,A公司会对能源设备进行零部件维护和改造工作,同时也会对下一年度的工作进行公开竞标。基于业务周期性的考量,业务接收方B公司希望转移项目能够在3月底前完成,便于尽早完成业务的交接和今后竞标工作的开展。而A公司和日方大股东C公司则对于业务转让价格、今后双方的合作方式等事项尚未达成一致,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因此希望交割时间能够延迟到6月份。
由于三方的立场和对项目的期待不同,此次项目的实施时间,还需要进一步的沟通的协调。
在补偿方案方面,日方股东C公司对人员调整涉及到的经济补偿有一套高于法律规定的政策,在此次项目进行的同一时间段,C公司旗下的另一家子公司也正用这一套政策在进行人员调整。对此,日方股东希望A司也遵照这套政策执行,以维护公司管理的公平和人性化。
但此次项目是将业务转移给一家国有企业,双方管理模式不同,接收方对于经济补偿的水平预期较低,加之人员转移本身也有其特殊性,赉擘斯判断,在此次项目中过往的补偿水平不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
平衡转移和留用员工的心理诉求及利益诉求
A公司的业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而本次项目涉及的转移人员仅为公司其中一条业务线,另一条业务线的员工会留在A公司继续工作。在前期调整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日方大股东及B公司均担心继续留在A公司的员工不满意对转移员工的经济补偿方案——如果经济补偿水平设置过高,有可能会遭到留用员工的反对,甚至会有留用员工提出也想转移至B公司的情况出现,从而不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和公司今后的运营发展。
除了员工的心理诉求,利益诉求也是本次人员安置转移的关键挑战点。首先是历史欠账问题,经过调研与评估,A公司在福利、休假管理等方面的历史欠账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仅社保一项欠缴数额就不小;人员转移至B公司后,员工还需要适配与A公司不同水平的薪酬结构、福利待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员转移的挑战;除此之外,A、B两家公司工作地点相距20多公里,这意味着转移之后将大大延长员工的通勤时间。虽然此次项目没有涉及到跨城市转移,但二十多公里的距离,也足以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转移意愿。

03
满足法律要求很重要,但这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在补偿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赉擘斯多次与A、B、C三家公司沟通对焦、共识,最终确定了项目的管理目标:全体受到调整影响的员工转移并入职B公司。在各利益相关方就项目目标达成共识后,赉擘斯团队重新对补偿方案进行了设计,使得同意转移B公司的人员补偿标准高于拒绝转移人员,推动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从过往业务转移、出售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观察到,外企与外企、国企与国企、民企与民企之间的交易,因为企业性质相同,一般双方都不会支付经济补偿、员工对变化的接受程度也较高。
但在不同企业性质的转换中,根据赉擘斯之前数十个项目的情况分析,基本可以得到外企>国企>民企的接受度情况,即员工如果从相对低位到相对高位,也更容易接受不支付经济补偿的安排。但反之,如果出现从相对高位到相对低位的情况,员工挑战度就会大幅提高。
对待这种“不接受”的可能性甚至是大概率事件,对于法律的专精了解不能解决员工的诉求、也无法一厢情愿地达成公司目标。
而面对在不断变化的多个利益相关方诉求,得到业务关键管理者的支持,以及对员工的关键利益进行保护是关键。只有实现了这两点,才能保障变革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并提升涉身其中的管理团队的切身利益和感受。
因此,一方面赉擘斯团队结合业务转移逻辑,将管理框架与双方团队梳理清楚;另一方面,业务转移进程不断变化,需要平衡的利益相关方也在持续变化中。赉擘斯团队因此也在变化的过程中全程陪伴管理者,持续跟踪最新情况,以保证转移的进程可以满足企业的战略调整和合规需求。
可以看到,虽然业务转移逻辑清晰,我们也梳理清楚了管理框架,但仍然有大量、细节的沟通工作和对“法、理、情”的精准快速判断,需要有相应的团队落地支持。通过争取关键人等一系列项目管理方式和全体沟通会、代表见面会和沟通信等沟通方式去预防或化解,快速解决问题。
回顾最终的成功结果,管理决策者也会感慨,即使只是最简单的,不让管理团队被情绪所左右、实现张弛有度的沟通节奏,如果没有咨询顾问巨大精力的投入,项目结果也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
拓展阅读
